山西省左權縣因地制宜發展符合山區自然條件、資源稟賦的特色農業,在實踐中形成了小農戶獨立實現專業化發展、小農戶發展合作社提升組織化程度、龍頭企業帶動小農戶轉型發展、小農戶融入社會化服務體系等四種有效路徑,一批小農戶融入現代化農業軌道,走出了山區無工礦資源地區農業振興的新路徑。
當前,小農戶依然是左權縣農業生產的基本組織形式,進一步促進小農戶對接現代農業,必須拓寬農業社會化服務范圍與形式、抓好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聯農帶農示范作用、充分發揮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統”的優勢、強化金融和保險對小農戶的支持。
在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工作中,還需要辯證把握以下幾對關系。
首先,把握好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和扶持小農戶的關系。在實踐中,既要認識到適度規模經營是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又要認識到小農戶在傳承農耕文化、豐富鄉村產業、建設生態文明、維持社會穩定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是鄉村多種功能價值的載體,具有長期存在的合理性。所以,既不應人為“壘大戶”,擠占小農戶經營空間,也不應一味通過不可持續的方式補貼小農戶,要多做“1+1>2”的文章,形成兩者互促互進的生動局面。
其次,把握好集體統一經營和家庭分散經營的關系。在市場化浪潮沖擊下,不少地方在“統”的方面做得不夠,集體經濟組織實力薄弱,作為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小農戶在市場競爭中處于一盤散沙狀態。黨中央提出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就是要求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發揮“統”的職責,為小農戶分散經營提供更好的基礎服務和外部環境。2024年新頒布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發揮作用提供了法律依據和歷史性機遇,值得廣大“三農”工作者認真學習領會。
此外,還要把握好發展現代農業和拓展小農戶增收空間的關系。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根本目的是維護農民群眾根本利益、促進農民共同富裕。發展現代農業也必須以拓寬小農戶增收空間為前提,只有讓小農戶可持續增收,才是真正的有機銜接。為此,需注意這樣幾點:一是要降低現代農業服務費率,減少小農戶使用農業社會化服務的成本,適當向小農戶讓利。二是要延伸產業鏈,讓小農戶分享現代化技術和管理帶來的產業增值收益,不能只讓小農戶從事低價值生產環節。三是要為小農戶提供更多就業創業機會,使其合理支配融入現代農業之后多出來的剩余勞動時間,實現多業經營、綜合創收。
山西省左權縣麻田鎮麻田村黨委副書記 白浩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