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2023年秋,我背著行囊來到河北省雄安新區安新縣安新鎮小趙莊村,開啟了兩年選調生到村任職生涯。從初來乍到時心里直打鼓,到如今用心用情做好本職工作,走街串巷比自家后院還熟絡,500多個日夜的摸爬滾打,讓我懂得了“把根扎進泥土里”的分量。
記得剛進村那天,村書記趙克東一把將我拉到村民們面前:“這是咱村新來的選調生,蘭州大學醫藥高材生!往后誰家娃娃做作業撓頭,誰有個頭疼腦熱,找小王準沒錯!”話雖這么說,可要想在這白洋淀邊的村莊里站穩腳跟,光靠學歷可不管用。我跟著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挨家挨戶認門,一有空就到全村最熱鬧的活動廣場、夜市等地與村民們話家常、問冷暖。幾個月下來,我和他們打成了一片,成了半個“當地人”。
摸清村里家底后,我琢磨著得給村民們辦點實在事。看見咱村雖然收拾得齊整,可離“白洋淀明珠”還差把勁,便跟趙書記獻了個“土點子”——借著“三清一綠”的東風,打造特色示范村。那陣子,我與村“兩委”、駐村工作隊帶著施工隊畫圖紙、量地塊,人居環境升級行動正式啟動:4條高標準農田道路貫通全村,2架過河小橋補齊了村內“最后一公里”,特色主題燈帶點亮鄉村夜色,630平方米的花卉綠植在道路兩旁鋪展開來,原來灰撲撲的墻面“搖身一變”成為特色墻畫彩繪……最終小趙莊村成功獲評河北省2024年和美鄉村重點村、雄安新區黨建引領“四個美好”示范村和“一淀一路”示范帶重點村,成為遠近聞名的“和美村”“文明村”。
有回串門,我聽見劉嬸念叨:“去城里醫院看個咳嗽都得折騰半天。”這話戳得我心窩子疼。醫藥專業出身的我,與駐村工作隊一道,往有關部門跑了好幾趟,給村里搭建健康知識宣傳欄、添置電子設備,打造標準化衛生室,還牽線搭橋請來天津中醫院大學附屬醫院、河北醫科大學等專家團隊到村義診。村民們臉上洋溢的笑容,讓我感受到所有的奔走協調、日夜籌備,都在這一刻有了最溫暖的答案。
環境美了,看病方便了,可鄉親們的錢袋子還得鼓起來!想起大學教授曾說中藥是塊“寶”,既能帶來經濟效益又能打造景觀花海,我和村“兩委”主動對接中藥材企業來村勘察土壤。然而經檢測,黏性土質種植黃芪等根莖類藥材風險較大,其他藥材收益也不理想,產業規劃不得不重新調整。經過實地考察,我們將目光轉向高效農業,最終確定以溫室大棚種植高端辣椒、特色西紅柿、彩椒等為主攻方向。村集體沒產業的歷史徹底翻篇了,如今小趙莊的大棚拔地而起,道路敞亮、花香繞村,鄉親們手頭越來越寬裕,日子正朝著興旺紅火奔。
在村的時光就像白洋淀的蘆葦,一茬接一茬地長。作為新時代的選調生,我將鉚足“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把論文寫在田間地頭,將青春拌進柴米油鹽。不啻微芒,造炬成陽。鄉村振興這場接力賽,我們青年人,接棒!
王晨斌
王晨斌(中)聯合天津疾控中心開展“健康鄉村”宣教活動,并發放宣傳品。 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