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鄉創業青年凌世聰辦起了王山口村首家咖啡館。 林華維 攝
今年將迎來村“兩委”集中換屆。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做好全國村“兩委”換屆,集中整頓軟弱渙散村黨組織。
近日,記者在福建省南平市采訪時發現一個現象,曾經的“軟弱渙散”村,班子成員基本沒變,一年時間不到卻脫胎換骨:班子戰斗力變強了,村莊干凈整潔了,村民幸福感強了,村集體變富了,有些村還成了“示范村”。
同樣的村子、同樣的班子,蝶變的秘訣是什么?
黨建體檢,“病灶”找準了
“班子帶動能力不強、發展建設缺乏思路”,2023年6月,政和縣石屯鎮王山口村黨支部在黨建體檢中被評定為“軟弱渙散村黨組織”,這讓首次擔任村黨支部書記的林志青心下著急,但他對這個評價表示認可:“除了一個老支委,其他人都是換屆后剛上任的,整體缺乏經驗?!?/p>
黨建體檢,是南平市運用“體檢”理念和方法,對全市1636個行政村進行逐村分析研判班子運行情況的創新做法。南平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同志介紹,黨建體檢既能全面了解全市行政村“兩委”班子的運行情況,更讓一些被開了“診斷書”的村“兩委”班子坐不住了。
“村‘兩委’班子建設不夠有力、黨建帶動產業振興力度不夠……”去年5月,一份特殊的“體檢報告”擺在松溪縣鄭墩鎮杉溪村黨支部書記廖小斌面前。杉溪村是城郊村,新農村片區人口結構復雜,矛盾糾紛較多;縣道和國道在村轄區內交叉,交通安全隱患突出;蘭花產業規模不大,效益不穩定,自主造血功能不足……這個“診斷結果”像石頭堵在廖小斌的心口,但也非常服氣,“黨建體檢直指我們的痛處,這也是我們最想改變的?!?/p>
黨建體檢對村“兩委”班子進行全面檢查診斷,準確,不留情面,雖然讓被確定為軟弱渙散村黨組織的書記臉上無光,也讓他們不得不直面班子面臨的問題。
去年5月,浦城縣九牧鎮黎處村收到一份“診斷書”:村“兩委”干部對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謀劃不足、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揮不夠。村黨支部書記黎林標坦言,此前一位村民也向他抱怨過:“村里開會,村干部總說‘沒資金、沒路子’,黨員低頭不說話,群眾意見大得很?!蓖瑯樱枀^麻沙鎮杜潭村黨支部書記曾國華也曾被村民問過:“我們的綠水青山為什么不能變成金山銀山?”杜潭村人口1058人,生態資源優勢明顯,林地面積3.5萬畝,森林覆蓋率達88.9%。2023年4月,杜潭村在黨建體檢中被診斷為:班子思路不寬,守著青山無飯吃,特色產業不明顯。
對癥下藥,路子清晰了
一份份“診斷書”,讓這些“軟弱渙散”村“兩委”班子坐立不安,而黨建體檢在對各村“把脈會診”過程中,除了找準問題外,也找出了各村在“土特產”、歷史文化、人才隊伍等方面的比較優勢、特色資源,幫助他們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找準適合自身發展的路子。
產業發展滯后,就要想辦法帶領群眾共同致富。延平區茫蕩鎮小楠坪村根據自身條件,確立了發展茫蕩山茶產業、融入“延平貢茶”品牌的思路,但村民信心不足,土地流轉不順利。村干部挨家挨戶走訪宣傳,組織村民代表到周邊村莊參觀學習,制定合理的土地流轉操作辦法。此外,村里積極爭取區林業局支持,開展茶樹種植技術培訓和茶園基礎設施建設,邀請專家現場指導。村民疑慮打消了,小楠坪村茶產業得到快速發展。當年,小楠坪村茶產業等經營性收入達到10萬元,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增至16.65萬元,同比增長65.5%?!霸谡D轉化過程中,關鍵還是要找準方向,要敢于迎難而上。”村黨支部書記余青永感慨不已。
生態優勢如何轉變為發展優勢?區鎮兩級組織多次進村,召開黨建體檢反饋會、研討會,杜潭村黨支部多渠道走訪村民,全面了解村情民意,引導村民群策群力。在吸收各方面的意見后,杜潭村確立了抓住武夷山國家公園保護發展帶建設契機,發展鄉村旅游的路子。杜潭村建立黨支部、公司和農戶的三方得益連帶機制,流轉烤煙房、拋荒地200余畝作為村集體資產,引進鎮企入股,打造了集野外露營、燒烤、休閑等功能于一體的“杜潭驛站”。在鎮黨委牽線下,杜潭村與產業相近、村情相似的5個鄰近村跨村聯建,成立聯村黨委,思路共謀、資源共享、項目共推。村民們融入鄉村旅游的激情也被點燃,30多位村民回鄉創業。僅1年多時間,杜潭村吸引游客超過10萬人次,還被評為福建省第二批鄉村振興示范村。
“問題清單”就是“作戰圖”。通過鎮黨委牽線搭橋,黎處村融入到鎮內發展勢頭好的“黃畢村酸菜”產業鏈中,與黃畢村、洋墩村共同組建黃畢洋片區黨委,并領辦專業合作社整合土地,與鎮鄉村振興公司建立利益聯結紐帶。黨支部書記黎林標帶頭,示范帶動3名致富能力較強的黨員擴大生產,并組建“酸菜幫幫團”指導種植戶標準化生產。短短1年間,僅酸菜產業就為黎處村集體增收27萬元,帶動村民增收100萬元。
邊干邊學,干部能干了
“改變班子在群眾中的形象,只有靠行動?!绷种厩鄮ьI黨員干部首先從清理村莊環境衛生做起,清理成噸成噸的垃圾,拆除了30多處違章搭建,而真正讓村民感受到村干部明顯變化的是,村內咖啡館的開辦過程。
村民魏莊灼閑置著一座200多平方米的危房,每次下大雨都讓鎮村干部提心吊膽。村“兩委”動員他把這房子流轉給村集體,但他顧慮較大。林志青耐心給他講政策:“你這房子流轉給村集體后,產權不會變化,村集體出錢維修裝修房子,合同到期后,還要不要再出租由你決定?!苯涍^村干部1個多月的努力,魏莊灼終于點頭答應了。村集體花20多萬元把房子整治出新,出租給回村創業的青年凌世聰,辦起了咖啡館。
咖啡館的落戶,讓村干部信心更足了。王山口村設立“吃茶話事”議事點,村干部經?!白罕姷男“宓省薄8鶕^位優勢,王山口村確定了建設“政和經濟開發區后花園”的發展定位,他們請來專業團隊對村莊進行科學規劃,盤活改造閑置房屋,發展咖啡書屋、茶莊園、小酒館、民宿、農家樂??粗謇锏淖兓?,許多村民主動拆除閑置的老舊住房、菜地,用于建設村內微景觀、口袋公園。村里邀請經驗豐富的老工匠,原汁原味保留鄉村建筑整體風貌。如今,王山口村經營業態發展到了13家,32位“原鄉人、歸鄉人、新鄉人”到村投資創業,2024年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由2022年的12.1萬元增長到43萬元。記者在村里看到一組前后對比的照片,同樣的地址,同樣的建筑,一新一舊,天差地別。石屯鎮黨委書記楊筆劍說:“我們看到的是王山口村面貌的變化,村民感受到的是村‘兩委’班子精神狀態的提升?!?/p>
整頓轉化,改變了“軟弱渙散”村的形象,村干部在辦難事、辦實事的過程中重新樹立了形象。
杉溪村黨支部有針對性地推行“紅領指數”管理辦法,每周定期開展理論學習、矛盾調解培訓,推動村干部在“吃茶話事”中化解矛盾糾紛。在“紅領指數”公示欄里,村“兩委”和“八大員們”的每月履職分你追我趕,矛盾調解專家詹永標98分、蘭花技術指導員葉芙蓉95分……通過“吃茶話事”,杉溪村已化解陳年糾紛23起?!包h建體檢像一面鏡子,照出了班子‘軟肋’。”廖小斌坦言,杉溪村“兩委”班子從“被動應付”轉向“主動謀劃”,整頓過程中能力不斷提升,群眾信任度顯著提高。
黎處村村民驚喜地發現,“軟弱渙散”的帽子讓村干部坐不住了,他們行動起來后,一系列連鎖反應出現了:村內的閑置資產出租了、油茶低改項目落地了,村“兩委”干部干事創業精氣神更足了??吹酱甯刹繛樗岵水a業奔波忙碌,村民們對未來的日子滿是期待。
本報記者 林華維 通訊員 戴常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