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命名首批“百名示范”村書記
2019-12-06 09:16:00  來源:鄉村干部報  作者:本報記者 周靜文 林華維  
1

鄉村干部報網
微信公眾號

鄉村干部報網
官方微博

  江蘇省首批“百名示范”村書記座談會現場。

  

  “職務雖小,格局不能小;觀念要變,初心不能變;身段要軟,肩膀不能軟……”11月25日,在江蘇省“老支書精神”傳承——首批“百名示范”村書記座談會上,32歲的南京市江寧區橫溪街道石塘村黨總支書記鄭濤說,他甘愿做一顆鄉村振興的“螺絲釘”。在鄭濤的努力下,七年多時間,石塘村人均年收入由不足萬元增加到5.2萬多元,成為中國最美村鎮典范、全國十佳魅力新農村。

  座談會上,包括鄭濤在內,五位村黨組織書記按年齡大小依次發言,暢談了傳承新時代“老支書精神”的做法和體會。他們分別是,59歲的張家港市南豐鎮永聯村黨委書記吳惠芳、55歲的海門市余東鎮長圩村黨總支書記戴美英、53歲的鹽城市亭湖區五星街道五星村黨委書記孫維亞和50歲的連云港市贛榆區柘汪鎮西棘蕩村黨委書記鐘佰均。

  命名首批“百名示范”村書記,是江蘇傳承新時代“老支書精神”的重要環節。繼去年在全省范圍內開展“尋找老支書精神”活動后,江蘇今年啟動實施“村書記‘百名示范、千名領先、萬名骨干’工程”,100名政治素質好、道德品行好、帶富能力強、示范作用強的村書記被命名為首批“百名示范”村書記。

  “百名示范、千名領先、萬名骨干”工程簡稱“百千萬”工程,即每年選拔100名示范村書記、培養1000名左右領先村書記,以此輻射帶動全省1萬多名骨干村書記,形成“萬名看千名、千名看百名、百名常青樹”的梯級管理和晉位升級工作格局。江蘇省委常委、組織部長郭文奇說,“百名示范”村書記,展示了農村基層黨組織帶頭人的良好形象和精神風貌,他們平均任職年限14年,其中15年以上的42人、20年以上的22人,雖然他們來自不同地區、有著不同經歷,但相同的是他們對黨忠誠、創新實干、愛崗敬業、嚴于律己,體現了“老支書精神”的賡續傳承。

  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期間,江蘇省委組織部圍繞“加強新時代村書記隊伍建設”開展專題調研,發現村書記隊伍建設存在角色定位之痛、選人用人之痛、能力提升之痛等“七個痛點”。針對這些痛點,江蘇把組織實施“百千萬”工程當做突破點,力爭通過“省級抓示范、市級抓先進、縣級抓骨干”,推動全省農村基層帶頭人隊伍建設全面突破、整體提升。

  根據“百千萬”工程安排,為推動村書記工作轉型、能力升級,江蘇將堅持省市縣聯動,組織實施村書記輪訓。省委組織部統籌安排學歷提升教育,并加強實踐鍛煉,積極選派村書記到縣鄉機關、企事業單位跟班學習,選派村書記到重大項目一線等重大任務上掛職鍛煉,在實戰中見世面、長才干。同時,落實好縣鄉共管暫行辦法,繼續探索村書記專職化管理,推動各地像管干部一樣管理村書記、像抓重大項目一樣抓村書記隊伍建設。

  

  強村富民之路,是怎樣走出來的

  ——在江蘇省首批“百名示范”村書記座談會上的發言

  

 

  

  

  

  

  

  

  

  

  

   讓農民過上 城里人的日子

  張家港市南豐鎮永聯村黨委書記

  吳惠芳

  2005年9月,我從部隊回到家鄉永聯村。15年來,我把“讓農民過上城里人的好日子”作為自己的初心使命,帶領村民們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奔向文明、和諧、富裕的好日子。

  永聯村是一個10.5平方公里、有11000個村民的經濟強村,如何才能讓農民過上城里人的好日子,我一時還無從下手,找不到北。當時,黨中央提出了新農村建設“五句話”標準。我意識到,這就是我們永聯村建設發展的目標和方向。我與村黨委一班人提出了農民過上城里人好日子的具體目標:居住方式城鎮化、生產方式產業化、生活方式市民化、管理方式規范化、就業方式多樣化、收入方式多元化。2006年初,國土資源部出臺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這是農民集中居住、實現居住方式城鎮化的大好機遇。我們借助村集體經濟實力雄厚的優勢,規劃建設了安置房、小學、醫院、商業街、農貿市場,一座現代化的永聯小鎮拔地而起,很快散居在田間地頭的3000多戶人家陸續搬進了新家,享受到了城鎮化的生活環境和條件。

  村民們住在小鎮上,工作在村辦企業永鋼集團,拿著高工資,但這樣的日子并沒有給他們帶來更多的快樂,相反出現了一些過去所沒有的不良現象。比如,擠占樓道公共空間,鄰里矛盾糾紛增多,甚至在公廁里面殺雞宰鴨、在綠化地里圍欄種菜、在景觀河里洗衣淘米等。于是,我就組織召開村民代表大會,修訂文明家庭獎評比辦法,把家庭美德、社會公德、社區管理、遵守交通法規等作為考核內容,按照得分多少,分別頒發金色文明家庭獎和銀色文明家庭獎等,以此營造向上向善的氛圍。同時,我還帶著村民代表到杭州去,看看那里的老百姓早晨是如何在西湖邊上跳舞,晚上在運河邊上散步。回來后,我們就在村里建起了小戲樓、文化活動中心、愛心互助街,引導農民像城里人那樣過上健康向上的日子。我們永聯村連續五屆被評為“全國文明村”。

  隨著永聯村辦企業的快速發展和農民收入的大幅提高,永聯小鎮上的人口也急劇增多,出現了村民經濟分配不公平不合理,以及社區居民生活不和諧等問題。我知道,大家的事,只有大家來管,才是最有效的。這些年來,我們建設了村民議事廳,制定了村民議事規則,分別選舉產生了社區居民代表大會和議事團,經濟合作社社員代表大會和議事團,形成了代表大會議大事、議事團體議難事、樓道小組議瑣事、媒體平臺議丑事的村民自治辦法。探索構建黨建引領、區域協同、群眾參與、依法辦事的治理格局,初步形成了村黨委領導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模式。我們永聯村被評為“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

 

  建強基層組織 是最大的主業

  海門市余東鎮長圩村黨總支書記

  戴美英

  我從19歲到村工作,至今已有37個年頭。有人說,農村工作難做,難確實難,但我的體會是,只要用心干事業、用情待群眾,收獲遠比付出多。

  發展生產,讓錢袋子鼓起來,是農民最關心的事。記得組織安排我到長圩村擔任書記時,村里負債高達30多萬,群眾手里也沒什么錢。當時,我就下定決心,一定要讓家家戶戶的日子好起來。

  2004年,村班子結合實際,在多次考察后決定推廣蔬菜規模種植。但剛動員就遇到了阻力,老百姓不看好,怕承擔風險。我帶領村干部先行先試,投資建設了50多畝的連片示范區,成功以后,指導村民學技術,和村民簽訂包銷協議。在“零風險”的保障下,全村共種植了500畝露地蔬菜,由村里統一育苗、統一指導、統一包銷,當年畝產收入就達5000元,比傳統產業增收近5倍。通過做給群眾看,帶著群眾干,我們建成了千畝高效設施農業園,成立了蔬菜專業合作社,1197名村民加入合作社。

  除了蔬菜產業,村里還積極為想創業的村民提供項目選址、用電、招工、生產等幫辦服務。現在的長圩村,有個體工商戶200余戶。2018年,村民人均純收入達2.98萬元,村級集體經濟收入近80萬元。

  都說群眾工作難,其實,說難也不難,關鍵是要始終以不變的真情服務,滿足萬變的群眾需求。他們的心里暖和了,臉上的笑容就會越來越多。

  我常說,“村干部應該在田間地頭辦公,腳上的鞋多一層泥土,和群眾的心就拉近一尺。”多年來,在我的聯系本上,記滿了老百姓的問題,每劃掉一個,我的內心就多一分滿足。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們的村容村貌也得到根本改觀:全村道路全部實現硬質化,安裝路燈210盞,村級綠化率達45%;投入30萬元建起鄉村文化大舞臺,定期舉辦文化活動,邀請市級劇團下鄉演出,極大豐富了村民文化生活;為全村16戶貧困戶實施危房改造,為20戶低收入戶安裝光伏發電,每戶每年可增收1200元到4000元。

  作為黨組織書記,建強基層組織是最大的主業。我時刻把黨組織班子建設和黨員隊伍建設記在心上、抓在手上,把黨建工作與產業發展、群眾需求、基層治理深度融合,形成黨建引領方向、助推發展、精準扶貧、惠及民生、強基健體“五彩長圩”黨建品牌。

  今年以來,長圩村對照各項規范指標,對黨群服務中心進行提檔升級,在5家專業合作社黨支部設立開放式主題黨日點,在2個片區和2個“兩新”組織建立4個支部,推行“小宅長、小河長、小路長”三小隊伍建設,通過1名黨員聯系10戶群眾,把“365黨建服務”延伸到產業鏈、扎根到千萬家。全村88名黨員全部掛牌參與村級治理和為民服務,黨員的身份感、組織的凝聚力更強了。

責編:車婧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对白刺激久久久| bt天堂在线最新版在线|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狠狠综合久久久久尤物丿| 日本大乳高潮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边做奶水狂喷小说| 嗨动漫在线观看| 五十路六十路绝顶交尾| 一个人看的www片免费| 青青青青啪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性xxxxbbbb| 国产免费av片在线观看播放| 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在线电影| 中国午夜性春猛交xxxx| 麻豆国产剧果冻传媒视频| 日韩欧国产精品一区综合无码| 国产婷婷高清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在线电影| 2一8一teesex| 热re久久精品国产99热|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蜜芽| 免费观看性欧美一级| 久久97久久97精品免视看| 91成年人免费视频|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三区| 国模欢欢炮交150视频| 亚洲日本乱码在线观看| a毛片视频免费观看影院| 精品精品国产高清a级毛片| 婷婷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 向日葵视频app免费下载| 久久不见久久见免费视频7| 香蕉国产综合久久猫咪| 日韩欧美综合在线二区三区| 国产三级在线观看专区| 久久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牛牛 | 欧美日韩生活片| 在线毛片片免费观看| 侵犯小太正bl浴室子开张了 | 久久精品老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