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留芬委員
3月3日下午,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開幕前的首場委員通道,出現了貴州省盤州市淤泥彝族鄉巖博村書記余留芬的身影。作為一名來自脫貧一線的全國政協委員,她想把最基層的情況帶到全國兩會上。
面向國內外媒體記者,余留芬講述了她經歷的村民“蹭網”的故事。“我經常看到很多年輕人大冷天跑到村委會樓下或者酒廠周圍‘蹭網’。”她說,巖博村地處邊遠山區,移動網絡大多還是2G,只有在村辦的人民小酒廠和村委會辦公區才有4G網絡覆蓋,因此,很多想要上網的年輕人會集中到那里。“也有一些剛結婚生子的媽媽想在網上開個店,把家鄉的土特產銷售出去,但因我們村網絡基礎設施不完善,她們的夢想無法實現。”余留芬說。
為了幫這些年輕人實現夢想,余留芬在委員通道現場與身旁共同接受媒體采訪的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聯通研究院院長張云勇進行了溝通,得到了張云勇委員關于保障農村網絡通信和電子商務的承諾。
余留芬還提出,目前我國對鄉村振興和美麗鄉村建設很重視,專門把農村垃圾污水治理、廁所革命作為重要工程來抓。但在貴州一些邊遠貧困地區,污水垃圾處理難度大、投入資金多,她希望國家能專門針對貧困落后山區出臺相應措施。
18年前,余留芬剛剛當選村支書時,巖博村不通路、不通電、不通水,人均年收入不足800元,村集體賬面上欠著幾萬元外債。上任村書記后,余留芬帶領村民修路、辦酒廠,發動大伙兒入股,并吸納村民成為產業工人。如今,巖博村的酒廠擁有員工400余人,除了本村村民,還吸納了周邊村的村民前來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