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雄安新區:不負春光 向“新”而行
2025-04-06 07:58:00  來源:鄉村干部報  
1

鄉村干部報網
微信公眾號

鄉村干部報網
官方微博

  4月1日,河北雄安新區迎來正式設立八周年的大日子。雄安新區建設是“千年大計”。8年來,新區向“新”而行,探索了“工坊富農”“菌倉強農”“智慧助農”“文化靚農”“金融惠農”“院校興農”模式,涌現出一個個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為這片熱土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新活力。

  黨建聯建聚要素,沃野田疇繪新景

  人勤春來早,大棚育苗忙。走進安新縣端村鎮東壘頭村的冬暖式蔬菜大棚,棚內暖意融融,泥土芬芳撲面而來。1月下旬種下的西瓜苗長勢喜人,預示著今年的好“豐”景。

  “我們村大棚是2022年10月份開始建的。1號棚里的彩椒剛剛收獲,收入約17萬元,現在又種下了一批哈密瓜幼苗。”東壘頭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劉振軍興奮地告訴記者。

  東壘頭村大棚里的西瓜長勢喜人。 車婧 攝

  東壘頭村是典型農業村莊。2022年6月,新區黨群工作部舉辦了“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專題培訓班”,劉振軍前往山東壽光參加培訓,萌生了黨建聯建合作發展的念頭。他主動與壽光市崔嶺西村黨支部書記崔玉祿取得聯系,多次表達合作意向和誠意。最終,崔玉祿被劉振軍的“我沒有別的想法,就是想帶著咱村的老百姓一起過上好日子”這句話打動了。

  自此,東壘頭村與崔嶺西村,這兩個相隔500公里的村莊,開啟了“一對一”結對共建“飛地蔬菜園區”的合作模式。兩村積極推動“村村聯建”,采用“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運營模式,在東壘頭村合作發展高品質設施蔬菜種植產業。

  僅用了1年時間,東壘頭村村“兩委”干部和黨員便帶頭流轉了157畝土地,建設了14個高標準蔬菜大棚。村黨支部統一流轉土地,統一建設大棚,成立了合作社統一管理,并注冊了“晟壘頭品”商標,村集體一年增收10萬余元。

  村民張孟然負責2號大棚,他笑著告訴記者:“我以前在村里種300多畝地,收入雖然和現在差不多,但人很辛苦,起早貪黑。現在,我只種4畝地,農忙時間不長,收益穩定,農閑時還能做點別的事兒。這么算來,一年的收入增加了不少。”

  “我們種彩椒、甜瓜和西瓜,一個棚毛收入差不多能達到25萬元。”劉振軍說,“村民們看到種植蔬菜收益高,好多人都來詢問村里能不能再發展幾個大棚,他們也想加入。”

  跨區域黨建聯建,讓雄安新區引入先進技術、科學方法,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還破解了村集體土地資源不足、發展模式單一的瓶頸,實現幫助村集體增收、促進群眾就業雙贏局面。

  黨建旗幟聚民心,鄉村振興上臺階

  3月12日植樹節,在雄縣雄州鎮黃灣村的巾幗共享農場里,一群身著迷彩服的女民兵熱火朝天地搬運樹苗、挖坑培土。夜幕降臨,訓練場上,這群“娘子軍”又動作利落地操練著匕首操。這是黃灣村女子民兵連普通的一天。

  黃灣村有登山隊、高蹺隊、秧歌隊、籃球隊、文藝演出隊等共18支隊伍,總計300余人。村里還會不定時舉辦書法比賽、拔河比賽、廣場舞大賽、登山比賽等活動。這些活動讓黃灣村的凝聚力不斷增強,也為村子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群眾基礎。從村莊改造建設的施工現場,到企業生產的一線崗位,再到扶困助老的志愿服務前沿,無論在哪里,無論什么困難,只要在黃灣村微信群里一聲號召,就挺身而出,立刻響應。

  一次次“有召必到、使命必達”的背后,是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劉秋亂帶領班子實打實干出來的抓黨建促鄉村振興“黃灣模式”。劉秋亂告訴記者:“現在的黃灣村,房變新、路變寬,先后獲評‘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國示范性青年中心’‘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全省村民自治模范村’‘雄安新區美麗鄉村’。這一項項成績的背后,黨組織功不可沒。”

  29年來,劉秋亂始終堅持發揮黨組織的帶動作用,構建起以黨員干部為抓手,民兵連、廣場舞團等群眾組織為支線的網絡管理體系,形成了“支部班子成員+社團黨員+社團負責人+村民”的黨員聯系服務群眾“四級樹狀網絡”機制。新區設立后,他又果斷加快推動產業轉型,將現代農業、文旅產業等作為新的發展方向,推動村集體經濟進一步做大做強,并依托緊鄰白洋淀的優勢,將歷史文化資源融入鄉村建設,打造紅色一條街,新建老兵小院15家,治理碼頭和河道,打造旅游新地標。在他的帶領下,黃灣村打造出了“現代農業+文化旅游+商業”綜合發展的鄉村振興品牌,村級集體經濟年收入突破2000萬元。

  “我以成為黃灣村人為榮耀,加入女民兵連更讓我感到自豪。今年,我們還獲得了‘全國三八紅旗集體’!”嫁到黃灣村的李榮榮談起黃灣村滿是驕傲。

  黨建賦能微網格,精細治理暖民心

  在容城縣八于鄉薛莊村,兩幅獨特的地圖靜靜訴說著基層治理的智慧。一幅密布人名的“網格化管理示意圖”,一幅標注居住區和23塊耕地的地理詳圖,構成了這個村莊治理體系的坐標。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馮建光帶領黨員用腳步丈量,繪制出的這兩張圖紙,見證著基層治理從粗放到精細的蛻變。

  13年前,馮建光帶著黨員挨家挨戶收集民情,他們不僅摸清了全村村民的急難愁盼,更在無形中編織起一張覆蓋全村的治理網絡。隨著走訪的深入,村“兩委”決定吸納村民代表和積極分子加入走訪隊伍,每人分包幾戶,確保每個地塊都有責任人。此后,村里又根據走訪收集來的素材,逐漸演化出“四個網格—21個小組”的架構,實現了管理區域網格化無死角全覆蓋,打造形成了“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基層社會治理共同體。

  “網格化不是簡單的區域劃分,而是治理資源的系統整合。”馮建光指著網格化示意圖介紹。工作中形成了“網格長+小組長”的力量配備模式。在此基礎上,環境衛生服務團、巡邏隊、安全生產等專業化團隊應運而生,將服務觸角延伸到產業幫扶、矛盾調解等具體場景。“村里大部分村民從事毛絨玩具生產,外地客戶到村進貨時,巡邏隊能提供及時的幫助;調解村民矛盾時,創新采用‘模范家庭’協同調解機制,讓‘好姑爺’‘好媳婦’‘好孫子’成為化解鄰里糾紛的潤滑劑。”

  “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多維度的治理,讓老百姓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群眾工作也變得更加順暢,旱廁改造、街道拓寬、環境整治、修建泄水坑等以前不太容易的工作也能順利推進。街頭巷尾說閑話的少了,村民干活的積極性高了,薛莊村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發展活力。“全國文明村鎮”“河北省文明村”“河北省鄉村治理示范村”等榮譽接踵而至,每一份榮譽里都藏著黨建小網格,織就和美鄉村新畫卷。

  本報記者 車婧 俞璽勍

  通訊員 邸澤洲 王亮文 郭民

責編:孟濤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igao视频网网址| 韩国一区二区三区| 老司机福利在线免费观看| 毛片免费在线播放| 拧花蒂尿用力按凸起喷水尿|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网站|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播放视频|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 99久久免费精品国产72精品九九| 男女肉粗暴进来动态图| 打桩机和他宝贝124是哪一对|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亚洲中文色| 久久国产免费观看精品| 两个人看www免费视频| 男女一边摸一边做爽爽毛片 | 国模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台湾swag视频在线观看| 久草免费福利资源站| 鲁啊鲁在线观看| 欧美变态另类刺激| 国产精品一二三区| 久久综合久久网| 被窝影院午夜无码国产| 日韩日韩日韩日韩日韩| 国产精品青草久久| 伊人久久五月天| 一级特黄录像在线观看| 蜜芽.768.忘忧草二区老狼| 成年女人免费碰碰视频| 国产乱人伦无无码视频试看| 久草资源站在线| 色综合色综合久久综合频道 | 天天躁狠狠躁狠狠躁性色av|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 两个人一上一下剧烈运动| 青青草成人免费| 成人一级黄色毛片| 国产91精品在线| caopon国产在线视频| 男人把女人桶到爽|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av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