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朗氣清,四季花開。廣西柳州近年來綜合運用工業化思維,大力推進發展村級集體經濟,通過黨建引領、集群發展、配套服務,發展布局村級集體經濟產業園27個,為助力鄉村振興提供基礎保障。
強黨建引領 ,繪好“規劃藍圖”
壓實領導責任。制定出臺《柳州市“黨建提質·先鋒引領”基層組織建設三年規劃(2021—2023年)》,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書記工程”,納入縣、鄉、村三級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指標,列為基層黨建“標桿鄉鎮”創建、村級黨組織“星級化”管理和“紅旗村”創建的重要考核內容。將集體經濟產業園建設列入柳州市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工作領導小組每年度工作要點,指導各縣區堅持集約用地、統一管理、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的原則,推動每個縣區建成1個以上集體經濟產業園區,目前全市布局27個。
發揮示范效應。統籌資金5.84億元,開展“村級集體經濟建設大會戰”,抓好資源開發、產業配套、資產經營、電商創業、聯合經營、為農服務等“六種模式”,一年接著一年干,2017年全市還有空殼村438個、總量不足8000萬元,截至2023年7月31日,全市村級集體經濟總量達到12.46億元,為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產業園提供有力保障。大力開展市級集體經濟產業園試點工作,重點打造三江侗族自治縣村級集體經濟商貿產業園、融水苗族自治縣粵桂協作產業園等4個市級集體經濟產業示范園區,給予資金和政策傾斜;2022年柳州市園區集體經濟收入達到3100多萬元,覆蓋到678個行政村。
定點幫扶指導。探索推行村級黨組織領辦合作社,投入700萬元設立“書記創業發展資金”,帶動各類資金支持村級黨組織書記領辦創辦集體經濟項目267個。向集體經濟薄弱村和鄉村振興重點村派駐村黨組織第一書記,推進定向定額為每個行政村選聘1名專職組織員,配強隊伍抓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指導推動融安脆蜜金桔苗圃基地村集體經濟產業園建設,將產業覆蓋面積拓展至4.5萬畝以上;指導推動柳北區集體經濟產業園建設,堅持政府讓利原則,引導被征地拆遷行政村科學合理使用補償款,引入政府重大項目,配套產業政策支持。
聚資源要素,發揮“集群力量”
推動產業向園區聚集。全市投入以獎代補資金2.2億元,積極對接縣級“5+2”特色產業,優化村級“3+1”特色產業結構,加快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與推進農業園區建設相結合,推動形成一村一品、一縣一特,重點提升打造優質糧食、糖料蔗、中藥材、油茶等11個特色產業集群,全市共建設各類農業產業示范區(園、點)1418個,建成農產品加工集聚區12個。三江縣積極推進生態產業園建設,投入資金4.3億元,引進20家企業進駐,2022年產值6.2億元,有效拓寬村級集體經濟增收途徑。
推動資金向園區聚集。借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自查自糾“百日攻堅”行動,回籠使用不合理、項目收益不佳的資金,同時整合分散各村的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扶持資金,集中起來建設標準廠房、專業市場、田園綜合體等,配套建設集體經濟產業園。如融水苗族自治縣和廣東省廉江市積極推進粵桂東西部協作,共建協作產業園,在電商、農林、茶葉、文旅等領域,加大產業幫扶力度,促進脫貧人口穩崗增收,2018年以來融水粵桂協作產業園為村級集體經濟增收達526.5萬元。
推動人才向園區聚集。優化人才幫扶方式,聚焦鄉村振興主戰場,引導和激勵人才向基層一線流動,以“專家服務團+產業發展重點村”“專家人才+項目”“專家人才+單位”三種形式,選專業人才赴基層開展幫扶活動,重點開展產業指導、農業技術指導。建立產業技術幫扶人才庫,吸納農技專家、新型經營主體、職業農民等技術人才,組建服務團隊,實現傳統技術培訓向現場技術幫扶的根本性轉變。
優配套服務,厚植鄉村“發展沃土”
優先融入重大工程。推動園區規劃、重大項目建設時,優先考慮吸收村級集體經濟參與,優先安排路水電等基礎設施建設。柳北區堅持讓利于村級發展,以建設標準廠房為主要形式,把村級集體經濟引入園區,在新建回遷商住樓、農貿市場時,把優質商業市場打造成村級集體經濟商貿園,先后集中建設了長塘村商貿市場、古靈村生鮮市場等。柳南區依托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打造螺螄粉小鎮,以“螺螄粉+”發展模式,引導各村集體經濟組織主動參與螺螄粉原材料生產基地建設。
探索建立配套產業政策。加大村級集體經濟工業園發展的政策研究,采取國有投資平臺建設、村級組織回購或置換等方式統一建設。對于資金充足的行政村,在自有三產用地或“招拍掛”形式拿到的園區用地,委托國有平臺公司代建標準廠房入駐園區。對于資金暫時不足的村,國有平臺公司可先行建設標準廠房,在條件成熟時,村級組織以置換三產資源或購置標準廠房等方式入駐園區。開展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工作實績專項考核,推動市級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積極主動對接自治區有關部門,推動政策措施落實落地。
集中統籌園區管理。指導縣區制定加強村級集體經濟產業園區建設的措施和辦法,推行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制度,在集中招商、簡化流程、金融稅費上,明確招商、財政、行政審批等部門職責任務,營造良好營商環境。柳北區推行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制度,明確白露工業園管委會作為日常管理機構,承擔園區內規劃設計、企業管理、黨群服務、社會治安等工作,負責商業運營和收益核算、分配等工作,切實讓產業園成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孵化器和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