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泗陽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張大江
黨的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村干部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去年以來,泗陽縣分兩批為全縣226個涉農村居選拔優秀本土大學生452人,引導他們到基層一線去掛職鍛煉、創業富民。其中,黨員127人,占比28.1%;平均年齡27.7歲,30歲以下的368人,占比81.4%;全日制本科以上學歷的182人,占比40.27%。此舉優化了基層干部隊伍結構,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
為促進這些掛職村干部更好地扎根農村、發揮作用,泗陽縣在培養理念、政策、措施、機制等方面進行了精心設計,積極探索新“三當”模式。一是當后備干部來培養。建立“1+3”結對幫帶機制,為每人安排1名鄉鎮領導班子成員、1名駐村干部、1名村黨組織書記作為“成長導師”,跟蹤指導培養。建立微信群,搭建交流平臺,加強日常培養。通過述實績、述作風、述短板和群眾評議、組織評分、綜合評定等“三述三評”考核方式,9人由掛職轉為任職,里仁鄉徐營村莊帥等5位同志走上村黨組織書記崗位。二是當振興人才來使用。聚焦鄉村振興主題,組織他們到南京大學、浙江義烏等地考察學習。強化思想引領,將非黨員的325名優秀青年,作為入黨積極分子跟蹤培養,為思想上進的青年開辟入黨“綠色通道”。加大典型選育力度,在各級微信公眾號開辟“創業富民先鋒榜”專欄,先后推出微信宣傳32期,選樹典型40余人。南劉集鄉趙陳村宋姍姍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市勞動模范”榮譽稱號;三莊鄉黃徐村錢曉紅被市政府授予“市十大青年企業家”榮譽稱號。三是當創業青年來扶持。為推動他們創業發展,泗陽縣在市場準入許可、創業場所、創業資金等方面提供了系列扶持政策,其中“紅創貸”政策共發放創業貸款約3000萬元。此外,縣委組織部每半年牽頭集中會辦在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落實各項創業扶持政策。成立縣級返鄉興村人才創業聯盟黨總支,每個鄉鎮(街道)成立創業青年黨支部,定期舉辦創業研討,提升項目質態。2018年8月份以來,組織開展了返鄉興村人才“返鄉奮斗·筑夢興村”主題活動,舉辦創業富民成果展、鄉村振興論壇等系列活動。截至目前,全縣452名掛職村干部累計創建專業合作社26個、創辦富民項目287個、流轉土地1.4萬余畝,創業方向涵蓋一二三產業,輻射帶動了13600多名群眾創業就業,有力助推鄉村產業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