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發布,這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鄉村振興工作明確了目標任務、戰略重點和主攻方向。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推動鄉村全面振興,關鍵靠人”,各基層組織部門在接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進程中,要牢記總書記囑托,用好“人”的因素,培育“領頭雁”,增強干部工作力量,育強“生力軍”,優化人才隊伍建設,激活“源頭水”,釋放群眾自治活力,共謀鄉村振興的“向往生活”。
培育“領頭雁”,增強干部工作力量。鄉村振興既是攻堅戰,也是持久戰,會遇到各種艱苦條件、復雜矛盾和繁重任務,基層組織部門要突出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加大干部培訓力度,全面提高鄉鎮、村班子領導干部能力,培育鄉村振興“領頭雁”。要精準“選題”,以“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為原則,圍繞現代農業、鄉村治理、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等方面開展專題培訓課程,將干部能力培養與鄉村振興工作重點任務有機結合,以精準培訓為干部充電賦能。要精準“點題”,以“因需施教,精準施教”為導向,結合各鄉村實際需求、短板弱項,征集重點業務課程,形成“課程清單”,精準開展培訓,為干部提供可定制的個性化培訓,不斷增強干部工作能力,為鄉村振興培育“領頭雁”。
育強“生力軍”,優化人才隊伍建設。功以才成,業由才廣。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各基層組織部門應不斷優化人才隊伍,育強鄉村振興的“生力軍”。要優化駐村力量,派強用好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健全常態化駐村工作機制,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和支持。要深入田間地頭多調研,緊盯鄉村振興工作的重點,立足鄉村建設實際需要,引進農業發展專業人才、強化農村人才職業技術培訓,立足產業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經營等現實需要,求真務實引進“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專業技術人才,要不拘一格培育本土懂農業技術、經驗豐富的“田專家”“土秀才”,不斷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智囊團”,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的智力支持,不斷為鄉村振興“輸血造氧”。
激活“源頭水”,釋放農民參與活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就是要讓廣大農民過上好日子,鄉村振興為了“人”,鄉村振興也要依靠“人”。因此,激發廣大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釋放廣大農民的主體力量,讓他們唱好“主角”,才能激活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在事關鄉村振興的大事小情上,要充分尊重廣大農民的意愿,不能脫離農民的實際需求閉門造車,自說自話、自彈自唱,而是要把工作做細做實,暢通意見收集、訴求表達的渠道。要多聽聽群眾呼聲,多回應社會關切,一系列強農、惠農、富農政策,要一絲不茍、毫不走樣地落實到基層,讓每一個農民都能享受到政策帶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想方設法的調動廣大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激發人人投身鄉村振興的熱情,激發農民干勁、匯聚農民智慧、凝聚農民力量、釋放農民活力,共謀鄉村振興的“向往生活”。(邯鄲市叢臺區委組織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