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厚老實又吃得苦,就是有點可惜了”,是村里人對呂自云一家的一致評價。呂自云,是我們金甸村委會干甸東組村民,現年36歲,一家4口人,大女兒正在上小學,小兒子也在上幼兒園。“憨厚老實又吃得苦”說的就是小兩口的勤勞踏實。但就“可惜”在:本應是正值青壯年,擁有強勞力的一家,家中的頂梁柱呂自云卻患有心臟病,身體狀況的限制,無法承擔家庭重任,使得家中缺少了能干的勞動力,子女尚小,生產資金缺乏,種植技術跟不上,家里的生活日漸走上了下坡道,導致生活愈發貧困。
精準扶貧工作的全面開展,給他帶來了奔向幸福生活的極大信心。現年36歲的呂自云,本該靠著勤勞的雙手帶領全家過上幸福美滿的小康生活,但生活總是不易的,家中主要勞動力的呂自云卻患有心臟病,基于身體條件,無法承擔家庭重任,家中的擔子一下就壓在了其子唐國麗瘦削的肩膀上。由于疾病的困擾,勞動力的不足,生產成本的缺乏,生產技術的匱乏,家庭負擔越來越重,生活狀況越來越窘迫。2014年,精準扶貧工作全面推進,精準扶貧政策大力推行,通過精準識別,呂自云戶正式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政策的春風讓呂自云一家又重拾了奔向幸福生活的信心。
積極投身致富奔小康。在成為村內重點幫扶戶之后,呂自云一家愈加的奮發圖強,在脫貧致富的道路上愈加的勤勞肯干。村中組織農業技術知識培訓,他們一家總是第一個報名參加,呂自云總說:“不懂就學,笨鳥先飛,不會就踏實學,只要付出努力,總會有收獲。”有新的技術產業推廣時,呂自云一家也是充滿極大的致富愿望去參與,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產業投身。在村組干部的時常關心,鎮所領導干部的入戶幫助,讓呂自云一家逐漸撥開云霧見太陽,似乎看見了希望的曙光。
主動脫貧,黨員先鋒作勤勞榜樣。經過一年的努力奮斗,呂自云一家在技術上的得到了提升,在生產成本上得到了補助,家庭負擔越來越小。在2015年,呂自云的妻子唐國麗找到小組長,不是要米要糧、不是要地要房,而是主動提出了退出建檔立卡貧困戶的申請。她覺得,他們一家已經能夠依靠自己的努力奮斗,脫貧致富,不能再霸占國家資源,應該把資源讓給比自己更困難的家庭來依靠。更何況,自己身為一名中共黨員,本應作為先鋒示范帶頭致富,不能靠“救濟糧”過活。原先自己農業技術能力的不足,家庭負擔較重,在鎮村組的關心幫助下,在大家的各項幫扶支持下,包括技術的培訓、農業知識的拓展、農機、肥料、種子的補助等,具有強勞力的自己可以為家人撐起一片天,為自己尚年幼的孩子樹立自強自立的榜樣,成為黨員先鋒的一份子。現在,家中有田地6畝,一年種植香葉、蔥蒜,年收入可達4萬元左右,農閑時,還到村中幫幫鄰里,打打零工,一年也能有4000元左右的額外收入。2016年在政府的關心下,又新建了住房120平米,家庭負擔越來越小,日子越過越好。
不僅如此,呂自云一家,還積極參與村內建設,主動號召村民村友投身美麗鄉村建設中來,主動參與“三清潔”活動,并帶頭幫助村中老弱病殘戶,主動把自己的農業經驗與村民分享。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當好踏實肯干、勤勞致富的好榜樣。呂自云一家在同村老鄉眼中依舊是那“憨厚老實又吃得苦”一家人,卻不再“可惜”,而是“可喜可賀”的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