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東區從加強服務管理、關愛激勵、跟蹤培養、有序流動等方面入手,重點做到“四個強化”,切實加強大學生村官教育管理工作。
強化幫帶引導,激發干事活力。區委組織部通過定期走訪、電話詢問、召開座談交流會等方式,幫助村官解決工作、生活上的困難;各鄉鎮黨委領導班子成員每月定期約談,了解大學生村官工作情況、思想動態,幫助村官健康成長;鄉鎮包村干部采取工作指導、行為引導等方式,傳授農村工作方式方法,提高村官群眾工作能力;村干部指導幫助大學生村官參與處理村級事務,傳授農村一線工作經驗,幫助更快適應農村工作。
強化服務管理,排除工作后顧之憂。把大學生村官安排在鄉鎮招待所或條件好的村干部家里,解決他們住宿和就餐問題,配備必需的生活用品,條件較好的村還給予一定的生活補貼,同時辦理了醫療保險和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村黨組織書記兼任大學生村官“臨時監護人”,在工作、生活上給予關心幫助。建立大學生村官qq和微信交流群,及時發布各地公務員、事業編考試和自助創業相關信息,定期交流經驗,拓寬大學生村官就業途徑,截止2015年有2名大學生村官進入公務員系統。
強化培訓指導,提升基層工作能力。為切實加強對大學生村官的思想教育、政策引導和能力素質提升,從全區干部教育經費中每年每人列支2000元作為培訓經費,先后組織大學生村官日常和域外培訓20余次,使其掌握開展農村工作的方式方法,使大學生村官盡快進入角色,目前,大學生村官積極投入工作,參與到新農村建設、人居環境建設、人口普查、經濟普查、糾紛調解等具體事務中,在實踐的過程中實現自我提高。
強化宣傳引導,提高自主創業的積極性。利用交流群共享全國優秀大學生村官創業信息,通過個人先進事跡,進一步提高自主創業積極性,同時對有創業意向的大學生村官提供免費風險評估,增強創業信心。積極協調有關部門為確定創業的大學生村官按政策辦理創業貸款。2013年,一名大學生村官在區委區政府的指導下創辦了一家黑豬散養合作社,年收入10萬元,并在村小建立食堂“愛心小飯桌”、修建圖書室,改善了村小學生的伙食和學習氛圍。
強化有序流動,解決村官出路問題。將實績突出、群眾認可的大學生村官通過換屆選舉和直接任命的方式選入村“兩委”班子擔任副書記,目前,有6名大學生村官擔任副書記,并兼任村團支部書記。自2010年以來,積極協調人社局、編辦等部門,將服務期滿且考核優秀的5名大學生村官落實鄉鎮事業編制;積極鼓勵大學生村官參加吉林郵政和農業銀行招聘,目前,有4名大學生村官已被吉林郵政和農業銀行錄取,從根本上解決了大學生村官“出口”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