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強化幫帶傳授,注重在“轉身份、長本事”上下功夫。實施“4+1”幫帶機制,鄉鎮領導每季度定期與大學生村官談心,鄉鎮站辦所負責人每月向大學生村官介紹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發展規劃及工作重點,村書記每日現身說法幫助大學生村官盡快適應農村工作,村創業帶頭人定期向大學生村官傳授創業方法,幫助他們掌握1至2門涉農實用技術,實現大學生村官由“書生”到“村官”的轉變。
二是強化實踐歷練,注重在“搭平臺,壓擔子”上下功夫。積極安排大學生村官到鄉鎮黨政辦、經管站等職能部門跟班學習,在村項目建設、村級組織規范化服務建設、電子商務等方面搭建平臺,在征地拆遷、信訪維穩、矛盾化解等急難險重工作上壓實擔子,增強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截至目前,共選派90名大學生村官到鄉鎮職能部門跟班學習,解決各類矛盾糾紛578件,幫助村民解決實際困難644件。
三是強化待遇保障,注重在“暢出口,解后優”上下功夫。從2013年開始,在保障省規定基本待遇不變的基礎上,由州財政追加給每位大學生村官(選調生除外)每月生活補貼300元和一次性安置費2000元。及時提供各類考試信息,鼓勵他們參加公務員、事業單位考試,每年拿出一定數量的公務員、事業編制崗位,專門面向大學生村官進行定向招錄。截至目前,考取公務員78人、事業單位80人,自主創業5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