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淅川縣是南水北調渠首縣、河南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淅川縣委扛穩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政治責任,多措并舉夯實村強民富堅實根基。2023年,該縣創建產業興旺星153個,全縣農村呈現出產業競相發展、群眾穩定增收、集體持續收益的良好態勢。近日,記者就黨建引領鄉村產業振興,專訪了淅川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王兵。
記者:王部長您好!去年,淅川創成產業興旺星153個,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績單”。請您具體分享淅川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的思路。
王兵:夯實村強民富的堅實根基,我們堅持產業、就業、創業“三業并舉”。我們常態化、多渠道實施村黨組織書記“素質提升”工程,提升頭雁領飛能力。以全域黨建跨村聯建黨組織為抓手,把支部建在產業鏈、黨員聚在產業鏈。強化“雙綁”機制,推動村集體、企業、合作社、農戶多方共贏。
與此同時,我們從健全就業服務體系上下功夫,實施淅川制造、金牌服務、智慧農業等“十大專項”培訓行動,為群眾就業賦能。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打造“訂單班”定向培養專業人才,新增高技能人才9906人。打造“淅川高智就業”信息化平臺,村黨組織引領成立勞務公司,聯戶黨員進群眾門、訪百家情。
除此之外,我們還優化自主創業環境,出臺支持企業發展人才新政二十條、鄉村旅游及民宿獎勵辦法等政策,引導優秀人才返鄉創業。實施“黨建+金融”,建設鄉村振興“金融驛站”,構建縣鄉村三級運營體系,設立金融自助服務點和普惠金融服務站127個。開展“雙招雙引”活動,在北京、重慶等地成立4家招才引智工作站,選聘20位“招才引智大使”“發展智庫專家”。實施“諸葛英才計劃”,孵化返鄉創業網絡電商企業100余家。
記者:產業興旺的背后是強有力的黨建引領,那在育強“頭雁”方面,淅川有什么經驗可以分享?
王兵:我們積極探索育強頭雁“鑄魂工程”,打出黨建引領“組合拳”。具體而言,強化政治激勵,推動“頭雁”有為有位。為打破基層晉升天花板,縣委積極從優秀村黨組織書記中選錄(聘)鄉鎮(街道)機關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除了積極推薦優秀村書記參加省、市招錄考試,縣委還拿出專門編制,組織事業編制招錄考試。同時,注重在日常工作中發現和選樹優秀典型,結合“五星”支部創建工作,為創建特色鮮明,成效明顯的80個“五星”“四星”村支部頒發獎牌并給予物質獎勵;推薦政治素質好、參政議政能力強的村支部書記作為各級“兩代表一委員”。
強化待遇保障,推動“頭雁”出新出彩。樹牢“干好干差不一樣”導向,推行“基本報酬+績效年薪+獎勵資金”動態化、差異化薪酬管理。出臺《淅川縣村黨組織書記績效年薪制實施辦法(試行)》,綜合運用實地觀摩、入戶走訪、民主測評、考試測試等方式對支部書記進行季度分評和年終總評,考評結果作為績效獎勵依據。在保障基本工作報酬的基礎上,實行村黨組織書記績效年薪制,按照2:6:2的比例,分別給予1.8萬元、1.5萬元、1.2萬元績效獎勵,推行同崗不同薪,充分調動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對集體經濟年收益超10萬元的村,支持其從當年收益中提取10%-15%不等的資金,用于村干部獎勵,讓支部書記在經濟上得實惠、在崗位上有干勁。
強化素質提升,推動“頭雁”能謀能戰。圍繞“五星”支部創建、鄉村振興等重點工作,對全縣 487 名村(社區)黨組織書記進行輪訓,縣委書記審定方案,縣處級領導帶頭授課解惑,優秀支部書記現身說法。根據支部書記能力素質分層次精準調訓,對“五星”支部書記開辦“示范引領班”,對“四星”支部書記開辦“鞏固提升班”,對軟弱渙散村支部書記開辦“補短強基班”。每季度組織逐村觀摩,通過現場觀摩、擂臺演講等形式,亮“答卷”、曬業績、授經驗、比思路。開展“支部書記當導師”活動,將能夠帶領集體經濟變強、基礎設施變好、支柱產業變大、村莊環境變美的支部書記選出來當“導師”,所在的村(社區)當“課本”,定期組織各鄉鎮支部書記到“導師”村看“課本”、聽教導。
記者: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除了培育頭雁外,淅川還有哪些凝聚發展合力的“金點子”?
王兵:淅川縣以省委“五星”支部創建為契機,聚焦重點任務,錨定創建目標,創新開展黨員聯戶“講幫帶”,在實施精準聯戶、細化職責任務、健全運行機制、強化正反激勵四個關鍵環節下足“繡花功”,充分發揮黨員聯系群眾、宣傳群眾、發動群眾、服務群眾的先鋒模范作用,全面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全縣上下呈現出了黨群齊心、同向發力、干事創業生動局面,為助推鄉村振興的注入了新活力、新動能。
在分類摸清黨員在家、外出、技術、能力等底子的基礎上,按照網格融合、雙向意愿、動態調整的原則,統籌安排黨員聯戶,確保每戶群眾都有1名黨員聯系。把黨員聯戶與網格化治理深度融合,以組級網格為單元,建立網格黨小組,把有聯戶能力的黨員全部納入網格,采取根據村民居住情況、就近聯戶,結合產業情況、發展聯戶,實施精準聯戶。充分發揮黨員走在前、作表率的先鋒模范作用,帶動引領群眾關心支持村級發展,夯實干事創業群眾基礎,凝聚助推鄉村振興的強大合力。
把群眾滿意作為檢驗聯戶黨員工作成效的第一標準。將黨員聯戶每季度評價結果與黨員經濟待遇、政治待遇、優待政策、懲戒追責等掛鉤,對優秀聯戶黨員,鄉鎮每季度表彰一次,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發放獎勵資金;縣級年度集中表彰,給予物質獎勵,組織免費體檢。對連續兩個季度被評為差的黨員,由村(社區)黨組織采取組織談話、個別提醒等方式,及時幫助改進;對連續三個季度被評為差的黨員,由鄉鎮黨委約談提醒、批評教育,加強跟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