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近凌晨了,初暖乍寒的秋夜,村委會破舊的辦公室里面的燈光依舊明亮,那是大學生村官潘健辦公的地方,潘健是有故事的人,出身貧寒的他,盡管很小就嘗到了人間的很多心酸和苦辣,2009年大學畢業后,響應了祖國的號召當了一名大學生村官,懷著青春的夢想,報效祖國的忠誠,懷著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意愿,選擇加入了大學生村官隊伍,來到從江縣加鳩鄉秀擺村工作。
在六年的村官生涯中他兢兢業業,不言苦不喊累,寫下了奉獻的詩篇。到村任職以來,潘健付出了不少汗水和辛酸,他和村兩委班子,以抓學習、求團結、樹典型、結對子、思穩定、促發展為主題,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為山區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鞏固和發展做出了一定貢獻。秀擺村支部書記葉全說:“這里是一個落后的小山村、少數民族地區、貧困山區、思想落后等“四位一體”的建制村,這里居住著百分之百的苗族同胞,他們勤奮耕耘在這里,是何等不易,要結束這里民族文化落后的面貌,更是何等的不易。但是潘健村官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他任勞任怨、不辭辛苦、腳踏實地為村民謀財富謀利益,全心全意為村民服務,一心為全村的發展而努力。他的心從沒離開過這個溫暖的民族大家庭,沒離開過這方熱土。他鐘愛著他的工作,他鐘愛著這片給他溫暖的土地,他鐘愛著這里淳樸熱情的村民。他懂得他身上肩負的責任和義務,他知道老百姓的需求與苦難,也知道老百姓在他身上寄予的希望與重托。而這一切,他唯有勤勤懇懇工作,踏踏實實做事,才不會辜負老百姓對他的深切期望,也才能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他扎根在這里,就是要改善村里貧窮落后的局面,就是要解決村民的實際困難。在村里他帶領群眾提前實施危房改造126戶危改,鉤藤種植面積186畝,實施進村道路硬化6公里,自來水建設等項目。村民柴老棚說:“村官潘健借助各種節日、紅白喜事、會議等讓各民族互相交流,使全村各民族融合在一起。每逢各種節日,村民載歌載舞,以吹蘆笙、踩歌堂、斗牛等節目共同慶祝,熱鬧非凡,村民其樂融融。他憑著“認認真真學習,踏踏實實工作,堂堂正正做人”的人生信條,始終不忘黨的培養,帶著人民的重托,勤奮耕耘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用心澆開團結花,為任職村的社會經濟發展貢獻出了他寶貴的青春和滿腔熱血。
發展才是硬道理,為了全村的經濟發展,把小康水平推向一個新的臺階,身為村黨總支書記助理,潘健心里裝的是群眾。他全面分析本村的發展形勢,他拓寬思路,積極帶領村民種植鉤藤、韭菜等經濟作物,以及養殖香豬。他與老百姓一起耕耘,一起討論農業發展的局勢,使村民充分認識本村發展的優勢與劣勢,切實抓住本村特點,立足本村實際,發展特色農業改善農村經濟條件,提高村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潘健同志用他的知識與技能為村民謀得了發展謀得了利益,身為村官,他盡職盡責,為新農村的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也讓他的人生價值在此得到了體現。
潘健懷著對廣大農村的向往,對實踐歷練自我的渴望,對自由天空的追求,對新農村建設的責任,他義無反顧的踏上實踐的征程。在這工作的6年多時間里,他愛上了這里的人們,這里的安靜與淡雅,也深深愛上了這份平凡無奇的工作,也正因為愛,他扎根在這片芬芳的土地上,留下他年輕的腳步,年輕的身影。他相信:“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給他一雙翅膀,就要用它去翱翔藍天,展望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