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補助政策好呀,明年我還要多種幾畝!”11月5日黃田鎮浩洞村在粉葛種植基地二十大精神宣講的現場,群眾對“產業獎補”政策連連夸贊。
該村把宣講會搬到了粉葛種植基地現場,第一書記黃華奎書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引導村民由淺至深地學習二十大的原文報告,對報告提出的“鄉村振興”等戰略進行了解讀,現場村民熱情高漲,對來年種植充滿信心。
黨的二十大召開后,平桂區52名第一書記緊緊抓住學習宣傳貫徹“黃金期”,以不同形式、不同方式及時有效將黨的二十大精神送到田間地頭、帶入千家萬戶,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熱潮。
線下線上齊發力,宣講觸角有廣度
“我來我來,這題我知道,答案是……”在大平瑤族鄉里頭村,第一書記賴學程采取“宣講+競答”的方式,組織村民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在知識問答環節,采取舉手搶答地方式展開,對于回答正確的發放牙膏、香皂和毛巾作為獎品獎勵。
在沙田鎮道石村,第一書記陳國鋼來到村民黃承柱家中,用客家話拉家常的方式,開展“庭院式”微宣講,以“小環境”解說“大形勢”、以“小數據”解讀“大政策”,把黨的二十大精神面對面傳遞給村民群眾,引導大家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
為了讓黨的二十大精神傳遞到每個角落,第一書記們各顯神通,采取入戶宣講、庭院宣講、田間宣講等形式,用群眾喜歡聽、能聽懂的語言把二十大精神帶到農村、帶入農戶、帶到田間。針對一些群眾不在家或有事不能到場的情況,用好村里“大喇叭”、學習強國APP等線上學習平臺,收聽收看“名家云直播”黨課,在微信、QQ群推送學習資料、分享學習心得,做到“不落一人”。
接地氣入人心,宣講內容有深度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鞏固拓展好脫貧攻堅成果,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推動實現農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鄉村更美麗。今天,我結合木家村實際,跟大家探討下如何把握好當前的政策機遇來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在羊頭鎮木家村,第一書記莫尚霖組織30多名黨員群眾圍坐在一起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大家圍繞村里產業如何發展,你一句我一句的討論得正酣。
為了讓宣講更接地氣,更貼近群眾日常生活,第一書記抓住群眾的“興奮點”,圍繞鄉村振興、鄉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人居生態環境整治提升等內容,詳細解讀惠民政策,及時解答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讓宣講受歡迎,讓群眾得實惠?!笆茄?,未來是屬于青年的一代,謝謝馮書記對我的關心和支持,我將堅定自己的網絡創業夢想,艱苦奮斗、苦中作樂,不管有多難、有多苦,都咬牙堅持!”患有先天性疾病的羸弱少年水口鎮龍坪村盤小堅在第一書記馮結翔二十大宣講會上發表感言。
措施清方向明,落實精神有力度
“我們要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加大對移民搬遷戶的服務力度,使每一位搬遷群眾感受到幸福感和歸宿感!”談及未來的工作方向,第一書記謝小芳充滿信心說。
該社區推行“1+1+1+N”網格工作法,由一個黨支部+一個指導員+一個網格員+N(樓棟長、黨員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等)組成服務團隊,聚焦群眾關心關切的問題,提供便民服務,織密基層社會治理網絡。建立“鄉鎮吹哨、網格報到”工作機制,圍繞群眾關注的治安、就業、服務等問題,指導員傳達指導鄉鎮級網格工作任務,網格員接到指令后及時開展工作,切實履行“六大員”職責,確?!叭嗽诟裰凶?、事在格中辦”,及時幫助移民搬遷群眾解決生產生活難題。
“我們夫妻倆原來在廣東打工,因為疫情工廠不要人只能回家了,回來后社區干部找上門,幫介紹工作,一天也有一兩百塊,在家門口就能賺到錢。”社區居民李大姐表示,搬出來以后生活明顯改善,相信以后日子也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