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著急上報材料,要確保數據準確、材料整齊,不被返工進度反而快。”福建省明溪縣蓋洋鎮溫莊村黨支部支委羅雪珊,正在手把手教新任95后村委委員樂遷如何做好文明家庭申報工作。
羅雪珊是明溪縣導師幫帶制的成員之一,在她的悉心教導下,樂遷帶領巾幗志愿隊開展移風易俗等鄉風文明活動,幫助村民節約宴請費用40萬元以上,得到一致好評。
今年以來,明溪縣圍繞打好基層黨組織能力提升戰役,實施村干部素質提升計劃,探索推進導師幫帶制工作,提升新任村干部履職擔當能力,讓村干部從“不會干”變為“善于干”,從“要我干”變為“我要干”。
明溪縣擇優選聘137名具有豐富基層工作經驗的縣鄉村干部、先進黨組織書記以及離任村主干當導師,將189名新當選村“兩委”干部、集體經濟薄弱村黨組織書記、一線歷練的“實習村干部”納入幫扶范圍,帶動村干部迅速進入角色。
張先平是楓溪鄉楓溪村回引返鄉任職的優秀退役軍人,去年當選村書記、村主任后,一直沒有盡快打開新局面。楓溪鄉政府交通運輸崗負責人諶綱華,將十多年來管理班子、處理村務的方法傾囊相授,并主動擔任楓溪村掛村工作隊長兼黨建指導員,引導張先平帶領村“兩委”推進楓情小鎮橋梁建設、飲用水建設、協調煙葉種植戶烤煙房維修等工作。此外,他還帶領楓溪村先后流轉土地200余畝,引進楓通紅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種植“太空一號”等品種蓮花,促進村財增收7萬元以上。
今年3月,蓋洋鎮常坪村黨支部被確定為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縣土地收儲中心主任廖金根是該村的結對幫扶導師。為幫助常坪村轉變“等靠要”思想,他第一時間駐村調研,制定產業發展計劃,先后帶領常坪村“兩委”干部及部分種植大戶前往龍巖市武平縣十方鎮和三明市泰寧縣大龍鄉、大田鄉對標學習農業產業發展,引進洋芋、仙草等示范農產品種植。廖金根還引導常坪村采取“支部+企業+種植大戶”的聯營模式,盤活撂荒地、新增耕地等資源,種植優質稻600畝,并打破傳統農業產業,探索米粉深加工發展路徑,增強村集體經濟造血功能,實現村財年均增收10萬元以上。
明溪縣突破傳統幫扶模式,組織“導師”將課堂設在田間地頭、工作現場,引導幫帶對象在干中學、學中干。“我不太會做群眾工作,幫帶導師楊其智帶著我開展濕地公園項目征遷工作,讓我思路大開。”夏坊鄉龍坑村新當選的副主任廖土旺說。楊其智是夏坊鄉社會治理辦公室副主任,當過9年村主干,在他的幫助下,廖土旺不僅配合村黨支部順利完成濕地公園建設項目的青苗補償、生態護岸項目的烤煙房等征地工作,同時牽頭流轉土地176畝,引進公司發展淡水蝦養殖,養殖場畝產700斤,帶動周邊10戶農戶參股,先后聘用貧困戶8人,有效促進了村民增收。
導師幫帶制是提升基層組織力,補齊基層治理能力短板,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有益探索。現在,明溪縣一批村干部快速成長,累計落地產業項目120余個,涉及資金1510多萬元。